117.织女静等了_织女重生在六零
笔趣阁 > 织女重生在六零 > 117.织女静等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17.织女静等了

  云二嫂一点儿都没有不好意思,她理直气壮的说道,“我这是为了你好,你们俩只有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,婚姻才会变得牢不可破。你肯定不希望,别的女人占领了属于你的位置吧?”

  一听这话,史芳芳的神色立马严肃了起来,“自然。他身边的位置只能是我主动不要的,决不能是被别人抢走的。”

  翻了个白眼,云二嫂没好气儿的说道,“所以你才需要抓住你对象的心啊。我可是听我大伯哥说了,像你对象这样的,三十出头就坐上了连长位置,已经是很不错了。部队里,多得是女兵、女医生啥的想要嫁给他。”

  “你说,你要是不主动一些,你对象被别的女人勾搭走了,看你咋办!”

  史芳芳轻皱了一下眉头,正色道,“小月,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,我会端正态度的,绝不会再胡思乱想了。”

  云二嫂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,“男人有时候是很敏感的,我不想让你带着抵触的心里步入婚姻,这样会为你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。你是我最好的姐妹,我总希望你能够像我一样幸福。”

  听了云二嫂的肺腑之言,史芳芳动情的抱了云二嫂好一会儿。

  直到小松树不甘寂寞的“嗯嗯啊啊”声响起的时候,她才不舍的松开了手。

  她稳了稳情绪,从随身背着着小挎包里,拿出来一副小巧的银镯子。

  这副镯子上,只是简单地雕刻着祥云图案,虽然可以通过活扣调节变大,但是,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小孩子戴的。

  史芳芳趁着云二嫂吃惊的空档,已经把镯子分别戴到了小松树的两个手腕上。

  “这是我哥哥们小时候带过的手镯,你别看它们现在这么新,其实是我让银匠洗过的缘故。刚拿出来的时候,这俩镯子都已经黑了。你啊,可别嫌弃是旧的。”

  这时候,找个银匠都困难,史芳芳还是找的以前相熟的人搞定的呢。

  “你这是上门送礼来着,我有啥好嫌弃的。你看,小松树也很喜欢呢。”云二嫂抬手指了指小松树,他正咧着嘴儿,挥舞着双手呢。

  “嘿,还真的呢。他估计是觉得新鲜吧,毕竟之前没见过。”说到这个,史芳芳虽然觉得这种时候,不给小孩子带银镯子也说的过去,但是,云家也不应该不给他准备啊。

  “嘻嘻,这你可就说错了。我们家小姑子早就在他吃喜面的那天,给了他一对特别精致的小银镯子。”那对镯子,现在正被云二嫂收着呢,她不敢给小松树戴啊。

  “哦?你咋不给小松树戴上啊?”史芳芳将信将疑的问道。

  云二嫂很是郁闷的叹息了一声,“你以为我不想啊?但是,那对镯子实在是太好看了,戴上就要遭祸啊,我哪敢啊。”

  史芳芳始终有点儿不相信,“就是一副银镯子,哪有这么玄乎?”

  没见之前,确实有些难以想象。云二嫂并没有怪罪史芳芳,她站起来说道,“就有那么玄乎,那是以前的老物件。行了,我知道你不信,你给我看着点儿小松树,我去拿过来给你看看。”

  没一会儿,云二嫂就拿回来。她把手里的红布打开,便露出来了里面的那对银镯子。

  这对镯子上面不仅刻着千线菊的花纹,而且中间还有一只用许多芝麻粒大的红宝石镶嵌成的大公鸡,正是小松树的属相。

  看过之后,史芳芳立马服气了,云家的为人真是大气。

  云二嫂这会儿也不急着收起来了,就和史芳芳一起,仔细的讨论欣赏了起来。

  直到她们听见门外响起了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,云二嫂才迅的把镯子用红布一包,塞进了裤子上的口袋里。

  脚步声的主人正是马晓燕,她双手端着一小筐子的二面馒头进来了。

  云二嫂见状,就猜到饭已经做好了,便对着马晓燕说道,“晓燕,你帮忙做饭辛苦了,快坐下歇歇吧。余下的饭菜,我和你芳芳姐端过来就行。”说完之后,她也不等马晓燕做出反应,拉着史芳芳就出去了。

  马晓燕看了几眼已经睡着的小松树,还真没敢跟出去。孩子一个人在屋里,就算是睡着了,她也放心不下啊。

  就在马晓燕纠结的空档,云初、云二嫂和史芳芳三人已经把饭菜摆好了。

  云妈随后也端着一盘子油煎春卷儿走了进来,她把盘子放下后,很是谦虚的说道,“我就做了这么几个菜,大家都凑活着吃吧。芳芳、小燕,你

  们俩可别客气,就当是自己家啊。”

  桌子上除了云妈刚拿进来的油煎春卷儿,还摆着猪肉白菜炖粉条、辣椒炒鸡肉、清炖鲤鱼,真是鸡鱼肉俱全啊。再加上碗里的油炸丸子鸡蛋汤,已经很是难得了。

  史芳芳见云妈如此大方,很是夸赞了一番,“婶子,你这饭做的太丰盛了。哎呀,就这么闻着、看着,我的口水都要留出来了。”

  云妈高高兴兴的回应道,“你就别变相的夸我了,多吃几口就是对我最好的夸奖啦。快,都拿起筷子来,喜欢吃啥就夹啥。”

  看着桌子上的清炖鲤鱼,云初伸筷子在鱼肚子上夹了一块儿肉,放到了马晓燕跟前,“晓燕姐,我记得你喜欢吃鱼来着,别不好意思伸筷子啊。”这时候倒是不好意思了,你平时的胆子跑哪去了?

  马晓燕立马笑了起来,“小初,我想吃啥会自己夹的,你先顾着自己吧。”

  云初的关心让她的心情,乐得都要飞起来了。紧张、不好意思啥的,早就不翼而飞了。一会儿的功夫,她就放开肚皮吃了起来。

  其实,能吃到这么新鲜的鱼,史芳芳也很高兴,她上回来的时候,就知道了云家有逮到活鱼的本事。云家越是厉害,她越是为云二嫂高兴。

  嘴里吃着云二嫂夹给她的鸡肉,她的心里温暖极了。

  吃过饭之后,她们几个人便兵分了三路:云妈继续出门找人聊天去了;云初和马晓燕准备去山上转转;云二嫂因为要在家看孩子,便和史芳芳一起留在了家里。

  其他人暂且不提,先说说云初和马晓燕。

  马晓燕自从知道了她和云初是亲戚之后,已经来过云初家很多次了,西来山她也跟着云初上过不少回。只是以前赶巧了,从来没在冬天上去了。今天遇见了机会,她自然不愿意错过。

  她一边小心的跟着云初往山上走,一边嘴里不停歇的说着话,“小初,前两天我爷爷托人问过庞校长了,他说,过了年咱们学校就不再开课了。”

  云初上山的动作一顿,抿了抿嘴儿,问道,“确定了吗?”

  终于轮到她们学校了吗?她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。

  马晓燕并没有回答云初的问题,她答非所问的说道,“小初,你说我这是咋了?明明我不是多爱上学的人啊,咋一听说学校不开课了,心里就很难受呢?”

  摇了摇头,云初轻声的回答道,“你可能是在为这个时代难受吧!”

  云初说话的声音太轻,马晓燕没有听清楚,她追问道,“你说的啥?声音也太小了,我没听见啊。”

  “我说,我们学校总一天会重新开课的。”

  “会吗?”

  “一定会的。”

  就像是光明始终会到来的,我们只要静静地等待就是了。

  转眼间,岁月匆匆,五年多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、慢慢地消逝了。

  又到了一年的冬天,云二嫂在生了小松树后,终于迎来了她的第二次生产。

  云初在产房外面,看着正在转圈圈的云二哥,想起了六年前的今天,正是小松树出生的时候,云二哥同样做过这样的事情。

  只不过,如今云二嫂生产的地方,从对门的云家换到了云二哥已经不再新的院子里。

  这次云二嫂生产,接生的也还是濡大娘。

  云二嫂因为不是头胎,所以比上次生的还要更快一些,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罢了。

  云二哥听见孩子的哭声后,还想像当年那样冲进产房里,可惜被经验丰富的云妈给拦住了。

  云妈没好气的说了一句,“你们哥仨不愧是兄弟,这时候都想着往产房里冲,我都不怕堵不到你。”说完,把门帘子一掀,又回屋去了。

  这时候,云初才慢悠悠的走了过来,“喏,你家老二的出生时间。”

  1975年11月初五,上午11点15分。

  又看了一眼那个时间,云初感叹道,“看着这个时间,我感觉时间像是倒流了一样,又回到了小松树出生的时候。”然而,小松树却已经六岁周岁了。

  云初正想着小家伙儿呢,就听见了小家伙儿的喊声,“姑姑,姑姑,姑姑。”

  她立马转过身来,正好接住了飞扑过来的小家伙儿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